「懶音」大測試.個個都「懶」?

仲良
9 min readMay 22, 2021

--

你覺得自己有冇懶音?做咗個測試之後,可能你會有第二個答案。

大測試

個測試非常簡單,下面每三個字為一組,只要喺每組字揾到個唔同讀音嘅字就得。但有可能係全部一樣,又或者全部唔同,自己可以寫低佢。

  1. 二、易(容易個易)、義
  2. 國、郭、各
  3. 韓、寒、航
  4. 歐、勾、區(姓區個區)
  5. 八、伯、百
  6. 池、慈、遲
  7. 史、市、屎
  8. 扣、舅、叩
  9. 男、藍、婪(貪婪個婪)
  10. 章、將、張
  11. 江、光、乾
  12. 呂、屢、旅
  13. 尼、蒞、梨(雪梨個梨)
  14. 今、金、甘
  15. 伕、敷、呼
  16. 克、乞、刻
  17. 溢、逸、日
  18. 吳、吾(文言文解作「我」嗰個吾)、唔(唔該個唔)
  19. 舍、社、瀉

喺開估個「答案」之前,大家覺得點?好有信心?好似有啲唔肯定?唔肯定係正常嘅。我諗冇乜人可以答啱哂,啱哂有三個可能性:一、撞中,二、接觸過語言學/傳統音韻學,三、活化石。點解咁講呢?解釋之前,畀大家睇下「答案」先。

「答案」

1. 易*, 2. 各, 3. 航, 4. 勾, 5. 八, 6. 慈*, 7. 市, 8. 舅, 9. 男, 10. 將*, 11. 全部唔同音, 12. 全部同音, 13. 尼, 14. 甘*, 15. 伕*, 16. 乞, 17. 日*, 18. 唔, 19. 社

我諗已經可能有啲正音大使,或者本身中文好好嘅人會諗:「冇可能㗎,明明係同音,點解嗰個答案話呢隻字係唔同音嘅?上邊啲舉例都未聽過有人噉講嘅?」冇錯喇,個測試係伏伏哋嘅。1, 6, 10, 14, 15, 17 呢六題我打咗星,因為就算幾字正腔圓嘅人都好,應該都答唔中。可能第 15 會啱,但呢個就算老伯伯都應該唔多人分到。

你睇到呢度可能心諗:「喂,阿哥,你話『字正腔圓』都會錯,噉即係點,仲叫乜嘢懶音,噉咩先係啱,咩先係錯?」

噉我就由乜嘢係「懶音」開始講起。

乜嘢係「懶音」

我呢度抄下冇乜來源嘅維基先:

粵文維基

懶音指發音唔正嘅壞習慣,往往係因為講話者撈亂一啲音而致。

中文維基

懶音泛指口語中爲了説話快速或省力,簡化、合併一些音韻,從而偏離該詞彙的原有正確發音的現象。

睇得出粵文維基好似冇咁中立,譬如「唔正」、「壞」、「撈亂」呢啲詞彙都係負面嘅詞語嚟。中文維基描述得中性啲啲,亦都詳細啲。但最根本嘅問題就係個詞言本身 ── 「懶音」。呢兩個字好似暗示緊以下嘅嘢:

你懶,所以噉講嘢,噉樣讀啲字。你勤力啲,就會讀得正。讀錯都係因為你唔畀心機,求其馬虎。

噉即係點?懶人講「懶音」,正常人講「正音」,勤人嘅人講「勤音」?非也。如果我將粵文維基想表達嘅意思變做中性一啲,會變成類似噉樣:

懶音指同標準發音唔同嘅發音,係講話者合併或者混同一啲音嘅習慣而致。

但中文維基講嘅都啱唔哂。我依家綜合佢哋兩篇維基,以至大家普遍對懶音嘅印象,嚟嘗試解釋、澄清大家對「懶音」嘅概念。首先講點解會有呢樣嘢出現。

點解會有懶音出現

「説話快速省力」a.k.a. 「懶」?

「説話快速省力」係有可能嘅,「懶」只係衰啲嗰句噉解。「説話快速省力」的確會令語音產生某啲變化。中文維基講嘅「簡化、合併一些音韻」就係最佳例子。點樣簡化法?點樣合併法?等我舉啲例子令大家易啲明白:

尋/琴日 cam4/kam4 jat6 → cam4/kam4 mat6

日字嘅/j/畀尋字嘅/m/同化咗,變咗都係/m/

三十二 saam1 sap6 ji6 → saa1 aa6 ji6 → saa(高降調) ji6

乜嘢 mat1 je5 → me1 je5 → me1 e3 → 咩me1

夾硬 (可能1) gaap3 ngaang6*2 → gaam3 ngaang2 → gaang3 ngaang2 → gaah3 aang2

「夾字」嘅 p 畀後面「啱」字嘅 ng 同化咗,變咗同一個發音位置(-p -m 都係雙唇音)但發音方法變做鼻音,所以係 gaap > gaam。再之後就完全同化為 ng。

夾硬 (可能2) gaap3 ngaang2 → gaak6 ngaang2 → gaak6 aang2 → gaah3 aang2

第二個可能性就係首先同化咗個發音位置,由 p 變 k (k 同 ng 都係舌根音),之後「硬」字嘅聲母 ng 再脫落。

點解 dim2 gaai2 → ding2 gaai2

即係 zik1 hai6 → 啫係 ze1 hai6 → ze1 i6 → zei1 → 啫 ze1

......................唔識睇粵拼?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睇片學粵拼 (詳細解說,一個鐘都唔使就學識)

短文:粵拼速成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
上面講咗幾次「同化」(assimilation) 呢個術語,唔清楚咩嚟嘅可以㩒入去 link 睇 wiki,或者自己 google。

音素混同/合併嘅例子有:

韓 hon4 航 hong4 > 韓/航 hon4

真 zan1 曾 zang1 > 真/曾 zan1

北 bak 1 不 bat1 > 北/不 bat1

將 zoeng 張 zhoeng > 將/張 zoeng1 (實際音位近 zh,但兩隻字變咗同音)

慈 cz4 (同普通話個 ci 差唔多)池 chi4 > 慈/池 ci4

有啲合拼係單向嘅,譬如 韓/航 真/曾,本身 -ng 嘅一律讀成 -n。如果嗰個人已經完全將 -ng 併入 -n, 佢應該「香」都係讀 hoen1 唔係 hoeng 1,「廳」讀 ten1 唔係 teng1,如此類推。(唔係全部韻都會)

有啲混同就係自由變體,或者有條件變體。譬如 將z- 張zh- 依家兩隻字變同音,但有啲人(e.g. 林鄭)會兩個都讀同「知」「真」「州」一樣聲母;亦有啲人(e.g. 我)會兩個都讀接近 zh,同「中」「做」「莊」嘅聲母接近。(唔喺度深究,篇幅太長)

有時候所謂「懶音」並唔係因為「簡化」、「慳力」

譬如絕大部份香港人都會有嘅 n- 變 l- (「農」讀成 lung4 而唔係 nung4 等等),究竟係邊一忽讀 l 係慳力過 n 呢?「北」由 bak1 變做 bat1 係方便啲咩?

頭盔:如果你做咗實驗/揾到有人做過實驗證明到:

「你」讀 lei5 係用少啲肌肉/能量過讀 nei5、

「北」讀 bat1 條脷嘅移動距離短過 bak1 之類嘅話

歡迎指正

壞習慣?

喺語言發展嘅歷史洪流之中,語言會不斷變化。詞彙、語音、語法係注定相繼慢慢遠離「本貌」。譬如常見嘅合音字正正就係食咗中間啲音素,再變一變將兩隻字讀成一隻字噉。吳語有「覅」(勿要)、「朆」(勿曾);官話有「嫑」(不要)、「啥」(甚麼)、「咋」(怎麼);英文有 ‘goodbye’ (god be with you) 、 ‘ampersand (符號<&>) ’ (and per se and ) 等等。佢哋全部嘅「正確」讀法應該係括號入面嘅字,但實際上好多人都會講引號入面嘅版本,甚至冇人會分返開講每隻字。

如果仲執着於每個人幾時都要咬字清晰嘅話,噉全球會幾多個人講嘢 loe2 同有懶音?同化、異化、弱化、脫落等等都係語音變異/變化嚟。換言之,只要一個語言嘅讀音隨著時間變化,呢啲「懶音」「錯音」現象都會出現。

每個人喺唔同場合、唔同年齡、同唔同人講嘢嘅方式都唔同。而每個人都會受到自己家庭語言背景、社會經濟地位、文化等影響佢哋語言嘅習慣。喺社會呢個大熔爐度,大家必然會有互動,繼而互相影響大家。只不過某啲語音變化會突圍而出,慢慢普及,散發出去。

非黑即白 vs 灰色地帶

冇人可以完全將「懶」同「唔懶」劃一條界。好多人都試過,你見坊間咁多「正音」、「糾正懶音」就知。但條線每個人都可能有少少唔同,永遠只可以 240p,做唔到高清。

打個比喻,如果我哋喺一座沙堆逐粒逐粒噉拎走啲沙,去到剩返幾多粒,先至唔係沙堆呢?又或者政府劃貧窮線,收入多過貧窮線一百蚊又係咪唔窮?體脂高過標準上限 0.1% 同啱啱達標嘅係咪一樣咁健康?幾多歲先叫老/後生?光波長幾多開始叫藍色,幾多開始叫橙色,邊界喺邊度?

譬如高平高降不分,可能大力倡議要改正「懶音」嘅人,都未必完全分到。試問咁多位有冇遇到人係敷淺個敷字同馬伕個伕字係唔同音?如果要讀「正音」,伕字係高平,敷字係高降(呢個亦都係老派廣東話聽落啲仰揚好似勁啲嘅原因)。但正音眾推手會唔會堅持大家要噉區分呢?佢哋又係咪真係自自然然「勤力」啲就分到呢?

你可能質疑:「人哋推廣正音嗰啲好多都係教授、學者來㗎噃。」無錯,佢哋好多都學術上非常之有成就,區區不才絕不能與諸君相題並論。但通常最大力主張要從正音嘅,應該都係 prescriptivism 嘅擁躉。即係話,佢哋覺得有啱同唔啱嘅語法、語音,就算係好多母語者都噉用噉講,仲係講咗幾十年,但

只要係違背佢哋嘅「規範」,佢哋都會覺得係錯嘅。

關於 prescriptivism 同 descriptivism 可以睇下 奇啲 篇文,最底有 link

當然,因為實際需要,一個語言係要訂一個標準畀大家去跟去參考。但喺日常生活中並冇必要100% 跟足,亦非有少少唔同就一定係「錯」。當然,有啲讀音會喺絕大多數,甚至全部母語者都覺得「錯」嘅,例如個「我」字讀成 wo5。但有時啱同錯並唔係可以輕鬆劃條界去分。語言時刻演變,每個人習慣又有些少唔同。

隔離屋小明個老豆話我講嘢多懶音,但樓上陳伯話小明老豆講嘢 loe2,斜對面吳師奶又話小明咬字冇佢個仔咁清楚。大家都講同一個語言,都對「正確」「啱語法」有個大概觀念,但細位可能有啲唔同。

除非你要做播音員之類,要求要跟足目前規範同標準,如果唔係懇請各位放過自己同其他人,畀大家唞下,唔使下下都咁「勤力」噉講嘢。

臨尾講返畀大家知上邊個測試其實測啲咩:

「懶音」舉隅

歐/勾:ng 脫落、ng- / 零聲母不分,或全併入零聲母

4

男/藍、女/呂:n- / l- 不分,或全併入 l-

9, 13

國/郭、光/江:w 脫落

2, 11

慈/池、將/張:ts / ch 合併

6, 10

二、義/易:古疑母日母字嘅聲母脫落

1, 17

杭/寒、曾/真:-ng /-n 不分,多數併入 -n

11, 3

不/北、割/角:-t / -k 不分,部份 -k 併入 -t

5, 16

史/市、此/似: 2/5 聲不分/混同

7

扣/舅、意/以:3/5 聲不分/混同

8, 19

伕/敷:高平高降不分,高降併入高平

15

今/甘、急/鴿:am / om、ap / op 不分,全併入 -am / -ap

14

最後講句:

笑咩笑,衰仔,你都有懶音㗎
原字幕係「畜牲」,但明明佢係講「衰仔」

延伸閱讀:

關於「懶音」,我有兩樣嘢想介紹返

點解「牛池灣」個「池」係串 Chi,「慈雲山」個「慈」就串 Tsz?

Wiki: descriptive linguistics

申報番,我有:z/zh merge、n > l、 om/op > am/ap、 高降 > 高平、義/二/疑 (nj-)>易/移 (j-) 、ng- 聲母脫落

--

--

仲良
仲良

Written by 仲良

音樂 語言學 語言 中文 乜都寫下噉

Responses (1)